道教生命观与道家养生
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往往是宗教产生的第一动因。其实不止是宗教,一切人类的思想和哲学的产生,都源于此。古今中外的著名思想家,其理论归趋最终都饶不开生死这一问题,科学家亦然。也就是说,不管从哪个角度对未知世界进行的追问和探索,到最后,不得不回到对人类生命本身的探索。
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往往是宗教产生的第一动因。其实不止是宗教,一切人类的思想和哲学的产生,都源于此。古今中外的著名思想家,其理论归趋最终都饶不开生死这一问题,科学家亦然。也就是说,不管从哪个角度对未知世界进行的追问和探索,到最后,不得不回到对人类生命本身的探索。
张三丰著述很多,特别是对健身养生方面,多有相当精深的创见和极为精辟的论说。他认为,人的一生中最大的欲望是生存,也就是说,“人以活着为大念”。他明确告诉人们,人的生命来源,不靠天赐地与而出于父母生育,人的健康寿命,不靠神护佛佑而在于自己保养。你要生存、想长寿,那你就得重视生命的价值,重视日常的保健。
道教自古以来便极其重视人之生命。张三丰的《养生篇》继承了这一传统,开头便言:“人之所欲,莫甚于生,欲得其生,须重其生,于重其生,切莫轻生。杀身成仁,见危授命,非轻生也,平日保其生,至此用其生,乃不同夫虚生,乃虽死而犹生。”
老子(约公元前571~公元前471年)是春秋时代的杰出思想家,道教的创始人。著有《老子》一书,亦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为道教的主要经典之作。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老子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他的养生理论大体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清心寡欲,强调守中,尊以养生,行事谨慎
“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游,外三宝不透中而忧,呼吸绵绵,深入丹田。精气神为人体内在三宝,耳目口为人体外部三宝;要始终坚持把自己稳好,不让精气神逐物而游漂;要留心把耳目口护养好,莫使用极度而遭受损耗;这样就能呼吸绵绵不断,灵气深入丹田健康常葆。
蒋信平大师(1902~2013.06.24),享誉国内外武术界、道教界及海内外的得道高道,号青松红梅道人,原成都市道教协会会长,四川省道教协会顾问,为当代道教宿老,全真龙门派丹台碧洞宗一代宗师。信平大师缘结青城山八十余年,是青城名副其实的第一文化名片。
“善养生者,上养神智、中养形态、下养筋骨。”。养生不单单是锻炼身体养筋骨,吃饱吃好养形态,更要滋养我们的心神,荣养我们的心智。而现在的社会环境,压力很大,每个人都在忙忙碌碌的为了名利生活。无暇顾及自己的情志与健康。往往当一个人功成名就之时,他的神智也耗散了,健康也就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