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认为,人是秉天地之气而生的,应「先除欲以养精、后禁食以存命」。在日常饮食中,须禁食鱼羊荤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以素食为主,并尽量地少食谷物等粮食,以免使人的先天元气变得混浊污秽。尤应多食水果,因为「日啖百果能成仙」。道教有「全真」和「正一」两大教派,在饮食上全真道士食素,正一派在非斋日可饮酒茹荤。历史上张天师世家还有「四不吃」的规矩,即不吃牛肉、狗肉、乌鱼和鸿雁,盖因牛辛劳、狗忠诚、乌鱼孝、雁坚贞之故。道教是个重养生的宗教,对饮食养生非常重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既有宗教色彩又符合科学养生的饮食习惯。这些饮食习俗,无论是对于保护动物,还是对于人们的健康,都是大有裨益的。
道家在长期的生活修炼实践中,逐渐认识到有些食物对人体有害,食入后会发生食物中毒影响健康。而且任何食物都有寒热温凉的属性,个人体质及情况又有所不同,倘若摄取不正确造成过量和过味,都会扰乱体内的阴阳平衡。同时,不同食物之间还会发生相生相克的作用,搭配好了,可以功效倍增;搭配错了,则会降低食物营养的吸收,严重的还会引起中毒反应。饮食禁忌是保证食物或药物得到正常发挥的重要条件,一直为历代道教养生家所重视。结合长期实践,有关内容大致介绍如下。
孙思邈认为,养性不但在言语上有禁忌,在饮食上也要有所节制。食物变质后,尤其是霉变的豆类、米类、花生、玉米等容易致癌,应忌食;忌食烧、烤、煎后焦煳的肉、鱼、蛋等食物;不要食生菜、生米、小豆及陈臭的食物;不要饮不洁的酒;吃了热食咸物后忌饮用冷酢浆水,易失声;吃了热食后,忌用冷水漱口,否则会使口中充满臭气;忌食生肉,生肉伤胃;吃热食出汗后忌当风,易头痛生病,使人目涩嗜睡。
不同体质的人,要选择与身体相宜的食物,与体质不符的食物吃了以后会对健康构成危害,应予以禁忌。如凡属阳性,体质偏热者,忌吃温热性食物,以免「火上浇油」;凡属阴性,体质虚寒者,忌食凉寒性食物。五味与五脏各有所归,自然也有相生相克的关系,如肝忌辛,心忌咸,肺忌苦,肾忌甘,脾忌酸,因此不可贪图一时的口感满足而伤及健康。
孕期和产后妇女,由于处于特殊的生理阶段,因而对饮食有着更多的禁忌。妊娠期,母体脏腑经络之内的气血多注于冲任经脉,以养胎元,此期母体多为阴虚阳亢状态,因此应忌食辛辣、腥膻之物,以免耗伤阴血而影响胎气元。有妊娠恶阻症状的孕妇应忌食油腻。到妊娠后期,胎儿逐渐长大,会影响到母体气机的升降,母体易产生气滞现象,故应少食胀气和涩肠类食物,如荞麦、番薯、高粱、芋头等。妊娠期还应忌食破血通经、催吐、剧毒及辛热、滑利之物。产妇阴血亏虚、多瘀,还要负责婴儿的哺乳,因此产后的饮食应以滋阴养血为主,忌食辛燥伤阴、发物、寒凉生冷食物。
患病或服药期间的饮食也有很多禁忌。如脾胃虚寒、腹泻者忌食冷饮、冷食、大量的生蔬菜和水果等;脾虚、外感初起者忌食由糯米、大麦、小小麦等黏滑的米面食品;斑疹疮疡患者忌食海鱼、虾蟹、羊肉、鸡血、南瓜、芥菜等腥膻发物;胃脘胀满、呕吐、恶心之人,要少进甜食;发热的病人,要忌辛辣、油腻;咳喘痰多者应忌油腻、酸涩之物;头晕、失眠忌胡椒、辣椒、茶;大病、产后之人,忌食西瓜、李子、田螺、蟹、蚌等积冷损之饮食;各种失血、痔疮患者忌食慈菇、胡椒等动血之物。服药期间的禁忌有:甘草、黄连、桔梗、乌梅忌猪肉,茯苓忌醋,天门冬忌鲤鱼,白术忌大蒜、桃、李、芫荽、青鱼,人参忌萝卜,土茯苓忌茶等。
病后之人忌食鱼腥、鹅、蛋等滞气发病的食物;外感未除、喉疾、目疾、痧痘之后,当忌食芥、蒜、蟹、鸡蛋等发风动气之物;痢疾病后忌饱食及质硬香甜滑利的食物(如肥肉、辣椒、油炸食物等)及生冷瓜果食物;咳嗽发热,水肿气喘满腹胀等病症初愈,应忌服食盐、辛辣之味;一切痛症病后忌食过于肥厚油腻煎炒以及辛辣燥烈的食物。
因食物属性相克而产生的配伍禁忌有:豆腐忌蜜糖,生葱忌蜂蜜,香蕉忌地瓜,蜜忌葱,辣椒忌南瓜,胡萝卜忌生食、忌酒,并忌西红柿、辣椒、石榴、莴苣、木瓜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甘薯忌柿子、香蕉,茄子忌黑豆,菠菜、小白菜忌黑豆、花生、毛豆、苋菜、猪肉等,菠菜忌韭菜、豆腐,萝卜忌橘子,狗肉忌绿豆,鸭肉忌李子,兔肉忌芥、鸡蛋,鸡肉忌黄鳝,猪肝忌地黄、何首乌、黄豆、豆腐、荞麦、山鸡等。
在饮食的习惯方面,道教还有「三不起」的禁忌,即道教徒在静坐、诵经和吃斋的时候,他人不得打扰,道士本人也不得应声而起。吃斋,即吃饭或用餐。中国俗语有「吃饭大似官」、「雷公不打吃饭的人」的说法。可见当人在用餐时,他人是不应该去打扰的。如果别人在用餐,也不宜对别人发怒指责,这样会使人收到惊吓,夜梦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