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内气的掌握方法,归结起来无非三个字:“懂”、“练”、“悟”。如果对拳路的运行路线不懂,或一知半解,就很难正确入门,更谈不上成功,甚至还会误入歧途。即使学者能全面接触拳理,但各自理解体会不同,也会事倍功半。因此,“悟”就显得特别重要。太极拳讲究以意练气,这个意,本身就是一种感悟。同时,太极拳动作复杂,对动作的要求既多又广既锻炼肌体,又锻炼经络与神经。所以,离开自我的感悟和深入的研究,很难运用自如。所谓“悟”,既是在练拳的过程中,根据拳理的要求细细琢磨、一点一滴地去追求、去理解、去自我矫正,又是在慢慢的体会中不断总结各部位的要求及感觉,在找劲中懂劲。
练习太极拳要按照体能顺序,经过五个阶段:即“架”、“意”、“劲”、“气”、“灵”。
一、架
这个阶段,从初学开始,就要认认真真地学好每一个动作,认认真真地盘架子。高低、上下、虚实、大小、路线,都要按照拳路的要求一丝不苟做到位。通过此阶段练习,使腿劲、腰劲、臂力都有显著提高,使腿劲、腰劲、臂力都适应太极拳套路的缓慢、旋转、发力要求。练习太极拳,若腿劲、腰劲、臂力练不出来,就不可能做到前面所讲的诸多要求,像虚灵顶劲、气沉丹田、沉肩坠肘、定式下沉、裆走下弧等等。如果这些基本要求都做不到,更深的要求就无从谈起。
二、意
在拳架成熟之后,重点要转向练“意”。陈鑫在拳谱中指出:“意者吾心之意思也,心之所发谓之意。”练意,要特别注重摈弃杂念,意念集中。首先要平心静气,绝不可心猿意马。“意念集中”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反复锻炼。拳谱云:”如人平心静气则手法身法自然端正。”此时,要从第一阶段的注重架势转向注重练拳路线。一动一静,都要意念集中,要用心琢磨,检查身体各部位是否符合拳理要求,每一个定式是否做到了“虚灵顶劲,气沉丹田;沉肩坠肘,腰胯放松”,每一个动式是否做到了“命意源头在腰隙”,是否做到了”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是否做到了”节节贯穿”;每一个虚实变换是否做到了“裆走下弧”;如果没有做到,如何调动意念去调整动作。太极名家顾留馨大师曾提出,太极拳是“意识体操”。实际上,动作的调整,主要是意念的调整,拳路的贯通主要是意念的贯通,拳路的提高,主要是意念集中度的提高。
这个阶段,每天都要单独练习缠丝功,而且要在意念的引领下去练,身体各部位就会自然进入状态,打起拳来,劲路就比较容易掌握。
此阶段,每天坚持练拳路,如果没有偏差,就能做到陈鑫在拳谱中指出的”意发于心传于手,极有意至极有精神”。
三、劲
太极拳首先是一种拳,是拳就要讲劲。只不过太极拳的劲,不是僵劲、拙劲、直劲,而是柔劲、化劲、掤劲、粘劲、随劲,总之是旋转中的螺旋缠丝劲。陈鑫提出“太极拳缠丝法也”。所以正确掌握了行拳路线之后,就要在意念的带领下,按照行拳路线反复盘架子,下大功夫练好缠丝劲。
此阶段的主要表现是:拳路柔顺紧凑、一气呵成,缠丝劲顺滑连贯,神意内敛,形神兼备;体内命门发热,丹田内转,周身合一。
四、气
全身劲路通顺之后,就要练好气。由于在上一阶段注重了意的源头一一“腰隙”的锻炼,以命门穴为核心的两腰眼不断调节虚实,进而带动小腹不断随动。如此久练,会使小腹充实而内转,此时,就出现了“丹田内转”。这个丹田内转与动作相配合,人们常常会觉得丹田气在运动,而且运到了四肢百骸。到了这个阶段,练拳者会将意念聚集于丹田,并以丹田内转为核心去带动周身的缠丝劲。练到此时,才会觉得“气”上身了。
这时,练拳者要随着这个感觉苦练下去。直到觉得气感随着意念在全身迅速流动,无处不到。而且,真正地去掉了全身的犟劲,会觉得意到哪里,气就到哪里,整身仿佛一个气袋、水袋,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会要柔就柔要刚即刚,刚来我柔,柔去我刚:意到哪里,气到哪里:气到哪里,劲到哪里:气劲合一,运用自如,真正达到“挨着何处何处击”的境界。这时,才是练“气”的成功。
五、灵
太极拳之所以稍一搭手就能将人发出,主要是依靠四个要素:反应能力、支点、惯性和重力加速度。对方来力时,首先要抽取对方力的支点,再加以旋转,顺着对方力的惯性,向着对方力的方向加力。对方的力因为没了支点,再加上惯性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就会将对方摔出,如果对方及时感到作用力没了支点而向回抽撤,我亦能凭灵敏的感觉迅速跟进,给对方回撤的力施以加速度,使对方由回撤变成回跌。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灵”。
在太极拳交手之中,还有“拿法”,就是通过反关节旋转制服对方。这仍要靠“灵”。双方对阵,自己要在对方察觉你的力旋转方向之前就完成反关节的擒拿,不然,就会被别人抢先改变劲力的路线而受制于人。
练拳过程中,在具备了前四层功夫之后,就具备了“周身轻灵“的基础。此时,要在练拳路的同时全力投入推手锻炼,依此练出“听”劲、“化”劲和“灵”劲。“灵”劲的锻炼,非一日一年之功,要常年坚持,太极拳博大精深,内涵极广。非—人一事一论能概括的。况—人一身一太极,虽功成者甚多,但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