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岳《太极拳论》中说:“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惟一贯。”拳论,字字珠玑,至精至简,一急一缓,一应一随,道出了太极拳的哲理:舍己从人。
“舍己从人”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其意并不是放弃自己的主张,其涵义是不臆测、不武断、不固执、不主观,让自己始终保持内在的虚灵和开放的状态,认识万物要遵循万物所造之理。“舍己从人”中的“舍己”是“心无体”,“从人”是感应他人,顺势而为,达到遂通。“舍己从人”是太极内功修为的一个核心要素,舍已则成势,顺势为从人,天人合一之境界,从人也是由已。
太极拳的哲学思想,始终贯穿着对宇宙自然的敬畏和接纳,认为宇宙万物遵循着有无相生的普遍规律,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之气,本同一体。表现为阴阳分合,上下起伏,此消彼长,循环不已。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要求练拳要顺乎自然之道,做到形顺、气顺、意顺、心顺。一势接一势,相连不断,松柔自然。每一势中,都讲究阴阳、虚实、开合、圆方、卷放、轻沉、柔刚、快慢,而这些特点即矛盾,又对立统一,处处包含了阴阳对转。所以“舍己从人”也可理解为道法自然,以“柔”为本,以“不争”为用,因势利导,不顶抗,不偏激,与自然和社会浑然相通。
“舍己从人”重在"舍"字。"舍得"这个词,涵盖着中华传统文化哲理的丰富内涵。舍与得是完全对立的两个矛盾体,“舍”是予、是放,而“得”是拿、是取。“舍得”也是“道”的体现。一阴一阳之谓道。一舍一得即谓道。舍是得的先决条件,是得的必然基础。舍是得之因,得是舍之果。有舍才有得,要得必要舍。因此,有舍有得,不舍不得,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法则。故:得与不得,全在一舍。亦如老子所言:欲取之,必先予之。在生活中我们常有"不得"意的时候,一味的怨天、怨地、怨它人,细究根本原因多是出在"不舍"。可以说,人生处世要悟道“舍”之理,以“舎”为本、以“舍”为根。从而:勇于舍、敢于舍、善于舍,的确是人生的大智慧。
学太极拳,就是要学会知己,知己要从舍己求。舍一层、知一层。层层舍、知层层。拳论为我们指明了太极拳的修为方向:始于"舍己";精于"舍己";勇于"舍己";亦止于"舍己"。当我们了解了太极拳的“舍己从人”,是要“但求舍己,不问从人”,抓“舍己”,而得"从人"的因果之理,在修为过程中,就必须时时、处处、牢牢地把握以求舍己为核心的修为法则,必须做到“有意舍己,无意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