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一有氧运动,太极拳通过动作的开合、刚柔、快慢、虚实等,来表现阴阳变化、平衡的法则,可提高心肺功能等,也可提高人体平衡能力。练习太极拳要静心静气,静神静悟,才能精神放松,经络畅通无阻,气血才能够顺达充盈四肢百骸,以达到增长功力,健体强身的目的。
练太极拳,要静心。
初学太极拳时,由于是边想边做,动作上往往会顾此失彼,心里容易造成紧张,但是经过一段练习时间,等到动作熟练以后,心意就会专一,心态也自然会平静下来。随着太极拳功夫不加深,心态也会越来越平静的,当进行表演时,纯静专一,气势腾挪,精神灵动,一片神行,也可以将观众的情绪安定下来,全场肃静,专心欣赏。有些人在练拳时把“静心”练成了闭目养神的半睡眠状态,动作松懈随便,没精打采,并且把练拳套的时间无限制地延长,竟把静坐功运用到太极拳行功内来了,这和练太极拳“静中触动动犹静”,一气呵成等要求是不符合的。
“太极拳,一幅流动的阴阳画卷,一个与自然对话的诗人”,武当陈师行道长如此描述,在太极拳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陈师行道长认为,太极拳不仅是一个拳种一项体育运动,也是一幅艺术作品,更是一种与道相合的人生。习练太极拳就是在欣赏艺术作品,唯有心静,才能感受到艺术的美妙,才能体悟艺术的真正意韵和内涵,从而升华自己,才能打开了心中的那扇太极之门,见到梦里的那片逍遥天地。
练太极拳,要静气。
道自虚无生一气,一气产阴阳,太极讲阴阳转换,天上的云,树叶的风,水里的鱼,万物的能量,都在流动中生发、变化、往复。太极拳的内劲在周身流动,就靠一个气。“气”以两种形式存在:一是肺部的呼吸之气;二是腹部肠道内的流动之气,也称“内气”、“丹田之气”。太极拳的这种气气感,只有练功者由于长期训练,在意念的引导或者暗示下,肢体特定部位产生出的一种微妙变化与感觉。
太极拳的气,在松静、舒缓的情况下,随着意念的引导作用,融入到技击招法中的,全身筋骨会节节贯穿,神经系统和纤维组织进行定向传导、形成松合之力,柔似锦棉,发则迅猛,活而不软,强而不僵。意在形中,形由意生,意引气运,气催力发。
练太极拳,要静神。
太极拳在内而不在外,在意而不在形,这个意就是神。习练太极拳要心、手、眼具到,就是有神的体现。练拳时要劲力完整、形神兼备,将内意与外神寓于动作之中、毫不间断,思想则无暇他顾、专注于太极拳的演练。神在人身体外的表现不止于眼的一处,但是只有在眼上面体现的神情显而易见。不少太极拳爱好者在演练太极拳时目光呆滞无神、眼皮下垂,目光仅在足前一米处徘徊。以致拳术软弱无力、神气涣散,更谈不到太极拳的“味”了。精神看于眼目,眼目为传心之官。故眼不旁视,足证心不二用。太极拳与对方交手时,己方眼神凝视对方、关注对方情绪变动,彼不动,己不动,彼欲动,己先动,也就是后发而先至。当眼神做到“凝神专注”时,“神气”自现,“动荡之气”自鼓。
练太极拳,要静悟。
武术只是术,而太极拳是道,道之有道,玄之又玄。太极拳,确实属于“精深玄妙之研究”,且精深之至,其玄妙难以言喻,它的理法不同于一般拳术,是非常不好理解的。一谈到悟,似乎是说,需要悟的对象,不是一般事物,非有“悟”,难以参透,就像一道无形的门槛,跨越不过,就不能登堂入室。太极拳是融“内功、气功、柔功、静功”为一体的功夫,是内家拳。既是内家拳,内里的东西无形无象,看不见,摸不着,习练者唯有用心去体“悟”,别无他法,可以说是“三分拳架,七分悟”,离开“悟”,成不了太极。
练太极拳, 悟太极道。“悟”,就是要往“精深玄妙”里悟。要密切注意内里的感应,内里有了感觉,有了反应,说明内里的东西出现了。举例子来讲,要做到“气沉丹田”,得有一个前提条件——“开胸开背”(含胸拔背)。胸和背都开了,气才能够到达丹田。气到达丹田的感觉是发热,热度充分了,近似烧灼,这就是内里有感觉了,外在形体动作也相应规范了。二者是相一致的,这种一致,取决于内里,所以,太极主张“神宜内敛”。随着开头的感觉,逐渐充分,逐渐深人,越往后越感受到太极拳的玄妙、神奇,美不胜收,妙不可言,这才是真的悟到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