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道篇》(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译文】
委曲才能保全,屈就才能伸展,低洼才能盈满,破旧才能生新,少取才能多得,贪多便会迷惑。因此圣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的楷模。不自我表现,所以能明辨是非;不自以为是,所以能自我彰显;不自我夸耀,所以能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他人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相争。古语所谓:“委屈才能得以保全”等话,怎么会是空话呢?他确实使人得以保全。
【解读】
为而不争是道教修养自我,处世生活的教义。在一个皆为利往的急躁社会,人们缺乏的正是源自内心的宁静。生活中,跟领导争,机会就没了;跟同事争,帮助协作就没了;跟朋友争,多年情谊就没了;跟家人争,血肉亲情就没了;跟爱人争,夫妻感情就没了。我们现实生活中,许多东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刻意强求的却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因此,要拥有一颗不争的心,一切随缘,顺其自然,不怨怒,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
为而不争源于内心的宁静,人生路上,静静的敞开内心,保持内心的平淡,平和与宁静,不贪,不妒,不谄,不骄,不去苛求别人什么,心中有爱世界就会充满爱。千万不要向外去追求,愈追求,苦恼就愈多。放下过去的烦恼,也不担忧未来,更不执着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平静。内心不妒嫉他人,也不贪婪任何的事物,没有任何自欲,无论何时,内心都持有那份宁静,这就是高尚!学会平淡,便会淡看荣辱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清淡的日子活出精彩;学会平和,适时清扫心灵污垢,便会让脚步轻盈,享受诗意人生。
为而不争,是一种谦让的品德,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心,更是一种人生智慧。面对社会上各类武术爱好者的提出的挑战,陈师行道长都置之不理,对于网络上各种流言,陈师行道长也不去辩解。陈师行道长常说,为而不争,不要去与人争强好胜,就是要脚踏实地的去做事,要真正有所作为。练武的目的不是争强好胜,而是修正自己的身形与心灵。世上没有最历害的功夫,只有更历害的人。
为而不争,是人生的至高境界。不争,就没有过失和烦恼,收获的是快乐。不争,就没有输赢,收获的是成功。不争,就没有怅然和失落,收获是美好的希望。不争,就无人能与之争,收获的比争取得的还要多,这就是不争而胜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