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文化三足鼎立,三种文化,思想迥异各领风骚,却又水乳交融和谐共生,创造出了灿烂多彩的华夏文明。道教文化重在养生,修格局、修智慧、修悟性、修无为之心、修人生观,修人生大道。
中国儒释道三家都讲养生,但讲的深度和广度不同。从深度来说,道家讲养生,着重点在于通过自身修炼,达到长生久视、羽化登仙的人生境界。从广度来说,道家不仅全面继承发展了中华传统诸家的各种养生方法,而且还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多渠道、多层次的养生保健体系。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直接在宗教文化中体现出来。西方基督教文化讲对抗,中国儒释道文化注重和谐;基督教讲究黑白相争,道家讲究黑白交融;西方拳击以打倒对方为赢,中国太极以不伤人而制胜。
道教所蕴含的哲学是改变自己和环境融为一体,改变自己和社会取得和谐。道家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讲究寻求规律,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人应当爱护自然,保持与大自然协调相处的和谐关系,顺应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办事,不自生而能长生,告诫人们不要做无谓的争斗和掠夺,夫唯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一切要顺其自然,就像水一样无往不利。道家讲静是清静无为,人要有清静感,只有在内心清静的时候才能感悟到道的存在。不争不胜,才得以长存!反自然之道而行之,就将作茧自缚,必然会危害人类自身,引起自绝于天地的严重后果。
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图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透外物面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一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之情为最高目标,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道家受“无为意识”的支配,倡导一种“无为而无所不为”的社会理念,强调人的内部自然而发的东西。即通过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便能够不断完善与发展自己。
人生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道家的特质,就是“大”,眼界大,气象更大,直至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概括成一个词,便是大气。养大气要以大道为心,以自然为意,以日月为双眼,以天地为视野。大,却不高不可及,以大观小,以全看缺。在做人做事、看待问题上,只要能力求更有高度、更加整体,不狭隘、不偏颇,便已经是在抵达大道、通往大气的路上。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人生是个过场,修行需要道场。武当师行太极道院,距仙境很近,离红尘不远,为修行者提供一处隐修福地。师行道院道家养生,修无形大道,修人生大道。我在这里修行,我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