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相信,中年柔弱的我会与武当三丰派第十五代传人、武当师行功夫馆联系在一起,更不敢想像,在世界传统武术节上,获得武当剑金奖、武当内家拳银奖、武当拂尘与武当剑对练金牌、『武当玄功』团体赛金奖的陈师行竟然会成为我的师傅。
和武当师行功夫馆结缘,起因于三哥。他几年前被确诊鼻咽癌晚期,当时已失去了听力,在广东省肿瘤医院做了放疗后,完全没有了唾液,吃饭都得用水直接冲下食道。后来他来到师行功夫馆,师从陈师行道长学习了武当太极拳和太极剑。几年过去了,他每天刻苦练功,现在,他听力恢复了正常,唾液吃饭也都正常了。这几年每年到广东省肿瘤医院复查,奇迹发生了。癌症病症已完全消失,一切恢复正常。这对于整个家族是个莫大的喜讯。
三月份我们夫妻俩到广东省肿瘤医院作了全面体检,大问题没有,小问题一箩筐。三哥建议我练太极,为了我的安全,先生陪同我前往。就这样,夫妻俩约上我的同学来到了武当太极功夫馆师从陈师行道长,三哥自然也就成了我的师兄了。
四月三十号来到师行馆,大门颜体字书写的“武当师行功夫馆”牌匾,浑厚而饱满,给人一种大气感。一楼左青龙右白虎两堂的排列,充满着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三梯级层次练功场,绿树环抱,空气清新,气势磅礴,威武雄壮。与印象中武林场景非常相像。
早上五点多起床晨练,七点早餐,八点半到十点半早课。下午二点多起床自由练,四点到六点上课,六点半晚餐,晚上七点半到八点半晚课。有规律的师行生活习惯,健康的作息时间与饮食,打破了我原来城市里的大鱼大肉,小酒夜宵的生活,在这里,没有飞驰而过的汽车,没有噪杂的喇叭声,没有了社会上的不良诱惑,心灵洁净,一切回归了自然。是现实中的陶渊明所述《世外桃园》。
理论课,在论道堂里进行。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和才几岁的年幼孩子,中国的、韩国的、美国的、台湾的、香港的...来自世界各地,大小不一的朋友居然成了同班同学,这样的奇异有趣的同学组合也只有师行馆里有,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再有。大家在外排队进课室,五十多岁的我好像回到了学生时代,细心听着师行道长论道说理,道长的精彩授课,让整个课堂鸦雀无声(说实在的,学生时代我是上课最不认真听课的陔子)。感悟最深的是,师行首先让大家学会放下。“放下”,寓意深远,但谈何容易,感触频深。是啊,来到师行,要放下工作,放下家庭,放下职务,放下仇恨,放下一切的一切...放下任何的杂念,让心灵洁净,回归自然。现实中,多少人,多少事,皆因放不下而铸大错。
第一天拜师,集体到三丰祖师殿前烧柱香。夫妻俩和师行照了张相,师行端坐中间,我和先生各站后面,站姿不错,精气神也不错,自信心满满。把照片发给单位领导。领导说,感觉我好有功夫小子的天赋。笑笑而已,别信已为真哈。
第一次练功场练功,老师问谁曾经练过其他什么功的。我虽然断断续续的练过近二十年的鹤翔庄功,但当时愣了一下,低调低调,还是不要举手为好。是老师的放下,让我感受来到这里,任何都得从零学起,一切归零。只有这样,才能虚心认真的把师行的本领学到手。
师行总是耐心的对学员说得最多的一句就是“不用怕,只要用心,不用担心。”但武当太极十三式,转蹲压抡搂一连串的动作,让先生云里雾里,东西南北的摸不着头脑。以致于先生认为,我从来就没担心,因为我从没想过我能学会。这算什么逻辑?但经过师行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加上我的严加“管教”,再加上助教雪姐和小帅哥每天晚上陪学员们的练习,让毫无方向感的先生也能跟着大队伍把十三式打完,并表示回去后,肯定会每天积极练习。
武当太极三盘功法,武当太极十三式,站桩功,太极十大技击,大家认为不可能学会的时候,终于在师行有经验的循序渐进教学中完成了。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更是精彩。心目中的师行,一个中国以至世界闻名的武功奇人,应该是每天板着个脸,声音动作精鲁的一个人。十五天的授课过程,师行表现的恰恰相反,个子不高,眯着个小眼,留着一撮小胡子,音贝不高但很有力量感,上课从不骂人,还时不时让课堂发出笑声。在师行的身上发现,原来武功传人也懂幽默。
弹指一挥间,十五天的学习一晃而过。结果相当圆满,过程非常精彩。
亲授班茶话会 大家都是乐融融的一家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纵有万般不舍,但最终我还是要回到工作岗位上,回到现实生活中来。明天我们将踏上归家的路。
职业原因让我在深思,现在社会矛盾与日俱增,社会除了需要法律去约束公民的行为外,更需要的是公民道德意识的提高。
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还会重返师行馆,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次师行之行,绝不是我最后的一次。下次,我会再次到广东省肿瘤医院做个全面体检,然后带着我的体检报告重返师行馆(相信那里体检报告的数据肯定会好看些),重新叩见师行师傅,到时让可爱的助教雪姐请我喝茶哟。哈哈哈。。。。玩笑而已。
回想第一节课,有个调皮的学生问了师行“老师,现实中你叫什么名字?”“叫我师行就好”。
是啊,“师行”,一个远近闻名的名字,你已经不专属于某个人,你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俭、朴,、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一馆一明镜,一生一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