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师行功夫馆圆武当太极梦-刘长清
我是一位来自湖南的武术爱好者,我叫刘长清。一个偶然的视频,武当太极,陈师行道长,让我的脑海里回忆儿时看的电视剧《太极张三丰》,我迫不及待的在网上搜了关建词“陈师行”,让我意外而又惊喜的发现有个师行功夫馆。
我是一位来自湖南的武术爱好者,我叫刘长清。一个偶然的视频,武当太极,陈师行道长,让我的脑海里回忆儿时看的电视剧《太极张三丰》,我迫不及待的在网上搜了关建词“陈师行”,让我意外而又惊喜的发现有个师行功夫馆。
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名校大学生,一直以来专心学习的我对于武术一窍不通,也没有任何运动细胞。正因如此,我在来之前对于能否在15天中学会十三势是没有信心的。陈馆长科学的教学体系和胡助教耐心细致的指导使我对学习武术的速度有了新的认识。陈馆长不是直接教大家十三势的套路,而是从武当三盘功法教起,循序渐进。
當我說決定來武當山時,朋友們很驚訝的以為我看破紅塵是要出家嗎?說真的在香港生活三年,有點疲憊壓力。物慾橫流的繁華大都市,要什麼有什麼,大多數人都在向外求、追求物質生活帶來的刺激感。沒什麼人去追求內心的那份寧靜。佛家是要人放下看破自在!道家也是與自然和諧的處世態度!
有没有人年少时幻想着学一门武功,借此行侠江湖,锄强扶弱?有没有人曾经想过上武当山寻道习武?冷兵器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传统的中国功夫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在大都市里,习武之人已然是稀有动物了吧。年少时就一直很想学太极拳,然而身边一位习武的朋友都没有,更不可能有家人的支持,直到去年写下了我人生的50多个目标之后,才开始决定,无论如何,都必须在2015年,上武当山,学太极拳。
回想第一次认识太极拳是二十年前在人民大学的校园里,每个课间休息的时候总是响起悠扬的太极拳音乐,一些老教授们会和着音乐的节拍在草坪上打一段太极拳,于是在我年轻的心灵中留下了对太极的最初印象:国学,养生,适合中老年。
我是一名来自上海的学员,我叫张淑芸,是一位太极拳的爱好者。我从2009年末开始接触太极。那时,我对太极拳的认识很肤浅,只是感觉太极拳的动作很美,很飘逸,很优雅,还包含着武术的韵味,让人看了赏心悦目。
我的身体较瘦弱,为了寻找健康养生,对太极拳仅有肤浅认识的我,不顾家人反对,已有二年未单独出门的我,离开喧嚣的闹市,毅然只身来到了幽静的武当山师行功夫馆学习太极拳。转瞬半个月的课程就学完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我身上发生了,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喜爱,我对太极拳情有独钟。这些年来,通过大量的阅读学习,对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脉络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对太极拳的理论有了较为系统的掌握,也通过自学的形式学会了一些太极拳简化套路,然而,随着对太极拳理解的逐步加深,已不再满足于那种广场舞式的太极操了,内心渴望着有系统学习的机会。
初练太极拳是因为身体健康状况出了问题,学练一段时间以后我迷上了太极拳,不仅是因为太极拳改善了我的身体状况 ,而且太极拳还包含了丰富的养生哲理。一次偶然的机缘在网上看到了武当太极拳一下子被吸引住了,特别是看到武当太乙玄门剑的视频使我第一次在网上结识了陈师行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