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寒意着实有些逼人,在太清台伫立少许,便打了几个喷嚏。无意间摸到耳垂都有些冰凉,便搓着耳垂边稍适活动一下,到了玄武池边,池中的锦鲤金红响应,让人赏心悦目,不觉感叹万物生灵之伟大,深秋水中已经十分寒冷,但是鱼儿们却依旧活蹦乱跳,时而三五成群,时而一鱼独行。
玄武池故名玄武,有其原因。当年建馆之初,师行道长观整馆布局,深感馆内应有一池水,水为善,所谓上善若水,穿过太清台,又盘踞于上清台下,春夏秋冬,皆有此一处活水可观可赏,可相处,实为一种享受,也是一种善念。其形之柔美,又氤氲着太极之神,每当清晨露珠初上,水气发自于池中,烟雾袅袅升腾,其境之幽深,池中之物,灵性具佳。
玄武乃上古四象之一,但因玄武可通冥间问卜,又有别于其它三象。亦称玄冥,龟蛇合体,为水神,居北海,而北方在阴阳五行之中属水,《楚辞·云游》中有云:玄武,北方神名。同时亦是生殖与司命之神。在我们华夏文明的古时,蛇本来就是生殖与繁衍之象征,而玄武形如蛇缠龟,龟蛇合体,更被古人认为是雌雄相配,生殖繁衍的象征。
东汉时候的人尽皆知的著名诗句亦是描写龟蛇合体,阴阳调和之意义:“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雄不独处,雌不孤居。玄武龟蛇,纠盘相扶。以明牝牡,毕竟相胥。”前两句被现代人引用以描写男欢女爱之情景,而大部分人并不知道后几句,以及古人强调的重点在于雌雄相配,阴阳配合。
有学者考证,玄武前身为山海经时期上古神兽玄蛇和龟武的化身,而龟武乃腾蛇和赑屃的演变,经过数代的演化,生生不息,而现存的玄武形象,又与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形似,传说女娲补天时曾经“断鳌足以立四极”,又有传说东海中有巨鳌驮着的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所以可见,玄武之命,万寿无疆,所以古代龟蛇一直为长寿的象征,时至今日,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依然喜尊龟形图腾。
玄武池整体深达一人,或宽或窄,最宽处为太极碑下,也就是石玄武所在的位置,犹如蛇头。流经台阶的两段较窄。池水或深或浅,石玄武所在的位置,恰恰也是玄武池最浅的地方,但却是鱼儿最喜欢盘踞的地方。离开石玄武所在的一片最宽水域,卵石所砌一口很浅且窄,犹如水坝,但依然不时有大鱼小鱼游过进入玄武池的蛇腹位置。过了台阶,另一端的玄武池就如同蛇尾,在最末端有一处泄洪口,以防丰水期漫出,铁网封口,防止外来物种侵入。用一块石头作为泄洪开关,挡在铁网处。
整体布局上,水绕玄武,位于太清台和上清台的交界处,正如道家所尊真武大帝,脚踩龟蛇合体的玄武。道经如是说: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的化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之净乐国净乐宫,乃国王之子。其形象非常威武,其身长百尺,披散着头发,金锁甲胄,脚下踏着五色灵龟,按剑而立,眼如电光,身边侍立着龟蛇二将及记录着三界功过善恶的金童玉女。其中的龟蛇二将,便是神兽玄武的形象。而太上老君“一气化三清”,所谓“三清台”的命名由来,这一切就如同真武大帝脚踩神兽玄武于武馆内,可以说,有了玄武池,一下便使得武馆的三清台练功场有了不同的感觉,在荡魔灭邪、摄伏妖精,救度群品的真武大帝的庇佑下,修炼道家功夫,必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