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仙山武当 > 道教知识 | 关闭窗口 | 返回首页
道经与诸家思想  
  (一)道经“道学”与黄老道家

  道家学说,亦称黄老之学。道家的起源,出自史官,据载自黄帝时始设史官,因此道家远溯黄帝。《老子》一书的问世,标志着道家学派的正式形成。黄老学说,同时还包括“神仙家”和“阴阳家”的思想在内。西汉初年,以黄老清静之术治天下,黄老之学作为统治学说大兴于世。汉武帝时“独尊儒术”,黄老之学疏离政治,黄老学者逐渐与方仙道的方士结合,转向从事道家学术和神仙方术的研究。到了东汉,黄老之学转变成为黄老崇拜,桓帝事“黄老道”,大规模祭祀老子。此时老子被进一步神化,成为“道、神、人”三者合一的黄老教主。东汉末年兴起的道教雏形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均由黄老道流播形成。道教将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视为自己的母体,“老子之道”成为道教的最高信仰。于是对“道”和“神”的信仰,成为道教信仰的两种交叉形式。在道教历史上,道教对道家的承袭一直进行,所有道家经典,均被纳入道经之范畴。而历代注释《老》、《庄》等道家典籍的著作,亦搜集在内。在此意义上,一可以说道教文化是道家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条主流,道教之“道学”经典来源于此。

  (二)道经“教学”与儒释之关系

  道教最初在完成自身的宗教仪轨之时,除了沿袭远古流传下来的原始宗教形式,在当时还与试图宗教化的儒家和初传中土的佛家,发生了相互融合和借鉴的关系。儒家与道家,本来都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分化之后形成的学派。因为同出一源,所以两家思想和仪礼有相通之处。首先体现在《周易》方面,儒家奉为《易经》,道家内外丹学的理论架构多从此出。因而有关《周易》的著作,许多列入道经的范畴。其次在祭祀礼仪方面,两家类似。儒家宣扬“以神道设教”,道教神学和教学亦以此作为基本格调。道经之中有不少神学著作以及由此衍生的劝善伦理规,均由此而来。佛教初来中土时有意和道家道教保持一致,而最早依傍道术而流行。佛教主要吸收道家义理与道教方术,如北魏僧人昙驾曾从道教真人陶弘景学习“长生术”,唐代佛教禅宗思想的确立,也受到当时皇室推崇道教和老在思想盛行的社会背景影响。道教对佛教的吸收与借鉴,主要表现在某些宗教仪轨和教义方面,如戒律、经仟、地狱之说等。道。儒、佛各自在中国形成完整的体系之后,转而大力倡导“三教合一”的思想潮流,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大融合。这些内容,在道经之中均有所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