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武当功夫 > 太极文化知识 | 关闭窗口 | 返回首页
北派太极第二代宗师蒋发生平考 作者:欧阳学忠

  5、为开封普救寺创编一套“鬼扯攒”拳术。据《武林》杂志1988年11期陈旭东发表的《山西“鬼扯攒”》一文说:“山西定襄县流传的‘鬼扯攒’拳术,相传是河南拳师蒋发所创。清康熙年间,定襄县小王村青年铁匠宋本意,因叔父老二误伤人命,被判流放于开封府三年。为报答叔父养育之恩,宋本意一直护送叔父到开封府,并住下来行乞,等待叔父期满同归。宋本意落脚于开封普救寺。一夜,偶见和尚集体练功,很是喜爱。后几经曲折,终于学得秘传之‘鬼扯攒’拳法,后传至山西。”此文所述,时代与空间,均与蒋发的时代与地域相近,比较符合史实。

  6、蒋发还有一些已散失待挖掘的拳谱著作。据杜元化《大极拳正宗》一书末页的附言云:“蒋老夫子传太极拳正宗共八册。余所编皆系余师任老夫子(任长春)所传。其一生所绘总图及十三样手法之图,仅两见。在先与余师兄陈四典绘过一次。陈已没世。其次,余为此外,未闻再绘过。因余如弟刘瀛仙,嘱余公开,公之同好。今将一册先付印焉,其余正在编述中。”(“育万”印章)由此看出,蒋发所传八册,仅发表一册,其余因战争影响已散失无存。笔者曾托友人河南沁阳市张杰先生到杜元化家乡,向后人打听拳谱下落,均无踪迹,甚为可惜。又据陈清平之后裔陈忠森(河南焦作市司法局退休干部)于2000年9月9日写给赵堡太极拳总会的陈清平家史证明,内有抗日战争期间,生活困难,其祖母陈李氏(陈清平之孙媳)将陈清平传家的一批拳谱,卖与同村的张瑞南老师(现己散失),这批拳谱,并非早已流传的王宗岳拳谱,而是很有价值的秘传之谱,才能卖出高价以糊口。其中也必有与杜元化所述的蒋发秘传之谱。现在所能看到的一篇是载于王柏青编《太极秘术》中的《太极拳功》一段论述。可见,蒋发在中、壮年阶段,对拳理拳功是有很多贡献的。

  综上所述,蒋发的中年、壮年时代,是负有盛名,并有不少业绩。但因史料缺乏,未能反映全貌,本节所述,只是局部而已。

  四、晚年活动(1640年以后至终年)

  明末,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官逼民反。因此,农民起义蜂起云涌,以李自成、张献忠为最。在河南也如全国一样,农民被迫造反。蒋发在乱世中,也难以生存,从而投身于登封县以李际遇为首的农民起义队伍之中,任部将。时在1640——1643年间,后因明王朝调动开封、洛阳、襄阳三路大军围攻,李际遇失败身亡,蒋发亡命他乡,隐姓埋名。直到清初,才流落到陈家沟,被陈王廷收留为仆。陈王廷与蒋发曾有一面之遇,即陈王廷与登封之李际遇友善,曾奉官府之命往劝李际遇投降。上山时,与蒋发交手一次。陈鑫在《陈氏家乘》中记有:“公与登封武将往际遇善,登封因官逼民乱,以际遇为首。公止之。当上山时,山上乱箭如雨,不能伤公。遇—敌手,公追之,三周御寨未及。李际遇事败,有蒋姓仆于公,即当日所追者,其人能百步赶兔,亦善拳者也。”陈王廷与蒋发原为敌对,为何收留蒋发,并供养其晚年生活呢?原因可能是在李际遇所在之玉带山交手时,领略到蒋发的太极拳神秘莫测,既可收为护院拳师,又能得其太极拳之传授。对陈氏有利,故陈王廷对待蒋发,外称为仆,曰蒋把式,内作为友,以便吸取蒋发之太极拳技。蒋发年老,已是古稀之年,无依无靠,只好在陈家沟度过晚年,以终其生。

  这一段历史,笔者调查过赵堡的前辈。有的说,蒋发没有参加过李际遇的造反,是在家度过晚年,因家贫,也到过陈王廷家做工。这与陈家沟的记载不符,究竟有没有上山造反,必须弄清。

  本书之考证,坚持重证据,轻传说的原则。上山造反方面,有下列证据:(1)《陈氏家乘·陈王廷传》记有:“际遇事败,有蒋姓仆于公,即当日所追者,其人能百步赶兔,亦善拳者也。”陈鑫之孙陈绍栋于《武林》杂志1992年第12期第6页著文确认:“这一位仆于公者,不是别人,正是蒋发。”(2)1928~1931年,陈沟村人盛称蒋发为陈王延之师,而对唐豪所说又补充蒋发是李际遇部将。两项说法相同,又在1996年西安原宝山先生曾函询陈家沟太极拳学校陈炳先生,了解蒋发的情况及有无碑文留下。陈炳先生回函答复:“关于蒋发其人,唯一史证是陈王廷画像。村中古今广传之说为蒋发为李际遇部将,李事败遭灭,蒋投靠陈王延,内为仆友,外曰蒋把式。这里的‘把式’是指做工种田之人,如‘车把式’。王廷年老画像时,蒋发曰:公百年之后,尚有人祭奠,惟吾独孑一身,谁人怜亲。陈感慨,运由蒋发立于身后,共像以传。民国时期,王廷后人十七世陈正述,常到杨海洼祭奠蒋发。因蒋发在王廷家身份—般,且为外姓人,前人也根本想不到太极源流会出现人为的缺口,而涉及蒋发。因没有碑文史记,及蒋发。年龄无从考证,只可知其和陈王延为同时代人。杨海洼在陈家沟西北一华里,人烟稀少,事故频出,村人认为是非之地,故蒋发死后,王廷后人将其葬于此地,以镇邪恶。”
  以上各份资料,都一致说蒋发是李际遇部将,陈沟的前辈村人,尊重蒋发为陈王廷之师,不会歪曲他的历史,可以相信。现代人陈炳的说法,基本与前人所述相近。但官方与陈沟当代传人,均接受唐、顾的谎言,陈氏已获虚荣,陈炳不可能说蒋发为陈王廷之师,只能改称“内为仆友,外曰蒋把式”。“内称仆友”二字不当,“仆”与“友”不能同存,应是“内为友,外为仆,称蒋把式”。因受唐、顾观点影响,陈炳在“友”之前加一“仆”字,以适应形势之需。由此可知,所谓“仆”是掩入耳目的称呼,实质上,是师是友,以礼相待。
  在赵堡的资料中,也有一份杨邦泰给宦大海的历代传人世系表,其中对蒋发的传文也写有“际遇事败,隐入陈沟,匿名为仆”两派的史料相符,又有蒋发与陈王廷的共像,证明“隐入陈沟,匿名为仆”是事实。
至于说蒋发有没有上山造反,没有任何文字和证人为凭,只是传说。假如蒋发一贯在家生活,年老无靠,理应由弟子邢喜怀,再传弟子张楚臣养老送终,并应葬在赵堡。这才符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传统美德。但是,并没有邢喜怀赡养蒋发的传说。蒋发葬在陈沟杨海洼,就说明邢喜怀未有养老送终之事。这一现象,并不是说邢喜怀不对,而是蒋发造反失败,在旧社会里“成者为君,败者为寇”,蒋发背上了很沉重的黑锅,他不愿连累弟子,也不愿影响他建立的门派,宁愿背井离乡,流落外地。这就是他已经上山造反的后果。此外,在民不聊生的时代,邢、张等人,生活也是贫苦的,蒋发先到陈沟,获得陈王廷赡养终生的礼遇,就不必增加弟子的负担,这是蒋发的自愿,并非邢喜怀的过错,后人会谅解的。

  赵堡的前辈人,为了保存本派名誉,下愿说出蒋发上山造反的历史,掩盖下来,世代相传。这是封建时代遗留下来的烙印。

  今天,有人以“匿名为仆”为把柄,否定蒋发前半生的功绩,是不公正的,是以宗派私心干扰历史。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主要看他一生对社会的贡献,不在于某一时期所处地位的尊卑。因此,本文对蒋发的一生高度评价,是一位杰出的太极宗师。

  蒋发在陈王廷家生活,也为报答其赡养之恩,对陈王廷学习太极拳的愿望,也给予指导,并指导其将炮捶头套改造为陈式太极拳一路,也授予双人推手的技术,口授了王宗岳传授的 《打手歌》。由于陈王廷地位尊贵,对蒋发没有拜师的追求,蒋发对非门内之人的传授,也内外有别,未授太极内功和“王宗岳拳谱”,故陈王廷所得太极功夫,尚属初级阶段,不能传子传孙,形成两代人的断代。但对陈沟村人,普及了太极拳的初步基础,对其后世人,的追求和中兴,也有一定的作用。

  (附言:笔者是习杨式太极拳的学者,与赵堡太极拳无传承关系。本文宗旨是站在学术消除唐、顾的误导,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没有支持某派的用意。敬希体察。)

返  回  [][][